9月5日💿,摩臣2平台達墨隧道實習調研團在對江南鄉周邊貧困現狀進行調研的同時,在達墨隧道與同澤隧道的交接處展開實習調研。
下午2點☝️,在研究生學長的帶領下,實習調研團成員到達了達墨隧道入口施工現場👸🏽,路段項目的現場主管謝安然十分熱情地接待了成員們並接受了實習調研團的采訪。在采訪過程中,謝安然介紹說,隊員們眼前的隧道主體結構都是通過一個固定的施工模式建造而成的——鉆炮眼,填藥爆破👩🏻⚖️💅,出渣👴🏿,掛網立架支護,初噴混凝土🧑🏿🍳,待下段隧道初噴完成後二噴混凝土🚰,如此循環直至隧道主體打通👩🏿🏫。
采訪中調研團了解到🕵🏻,在打孔這一階段👩🏻🦽➡️,項目部選擇的是人工鉆孔,謝安然對此做出了解釋,公路隧道之所以不用盾構機,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從安全角度考慮,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系數比地鐵施工要大,完全可以采用人工來進行打眼工作;二是從成本角度考慮😗,因為公路隧道的造價👨🏼🦰,相對於地鐵施工要低一點,如果使用盾構機的話極有可能超出預算,因此該項目選擇使用人工鉆孔🚴🏻♀️。同時謝安然還向調研團介紹了一種可以代替人工進行鉆孔工作的機器——多臂鑿巖機,遺憾的是因為該種機器仍處於推廣階段👷♀️🚏,本段項目並沒有使用,所以團隊成員也就未能親眼見到。
期間謝安然還強調了防水排水的重要性,不論是修路還是隧道👷🏿♀️,對任何工程來講水患幾乎都是影響最大的,所以此項目始終都是防排結合🤾🏻♂️。尤其是在隧道的洞口部分,雨水沖刷邊坡越多的話,邊坡滑塊就越嚴重🕎,甚至還會導致通道整體下沉⚆。調研中成員們發現在現場建立的邊坡防護墻上有宣傳板,其邊上有一堵幾百米長的防撞墻👧🏼,謝安然解釋說這是施工隊在對施工前期先做的, 主要有兩個作用☎️,第一是從上面道路經過的車如果發生事故,有了防撞墻和波形護欄兩重保護,就不會直接掉到工作區;第二是它也相當於一條攔水帶,能夠把水攔下,直到幾百米外才讓水流下來,這樣水就不會沖刷隧道洞口🏺。之後,團隊成員跟隨主任及其他工作人員進入了隧道內部⚾️,在隧道中成員們實地觀察了一襯👩❤️💋👩、二襯的隧道表面及臺階式鉆爆法炸出的“臺階”。
在參觀了隧道內部後,團隊成員與謝主任共進晚餐🧊。期間👩🦼➡️,團隊成員與謝主任聊了許多關於讀研與就業的話題。最後,他建議同學們在大學四年裏認真考慮讀研與就業之間的抉擇,當面臨抉擇時👨🏿🍼,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充分考慮自己的意願,並祝同學們都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文/周長宇 圖/馮燕珊✋🏽、劉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