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
為增強大學生的工程結構創新設計與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團隊協作意識,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分區賽暨第十三屆山東省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如約而至👩❤️💋👨:
01.競賽題目🎢⌚️:
無風撐桁架結構橋梁
02. 題目背景:
桁架結構是橋梁結構中應用最為普遍的結構形式✔️,尤其是在大型斜拉橋技術成熟以前,桁架橋以其計算簡單🃏、施工方案成熟🤾🏻♀️、維護成本低等優勢牢牢占據著主導地位,如著名的鴨綠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武漢第一長江大橋等均為桁架結構⛹🏿♀️。對於需要較大承載力的大型斜拉橋📆、懸索橋中也經常采用桁式梁體💪🏻,如矮寨特大懸索公路橋🚴🏽♀️、在建的滬通公路✨、鐵路兩用長江大橋梁體結構都是桁架結構。
桁架結構最大特點在於結構形式簡單🏄🪬,容易實現較大跨度👂,但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結構的整體平面外失穩👨🏻⚕️,尤其是對於頂部無風撐式桁架橋結構,如何防止橋梁主桁架側向失穩是重中之重🙌🏽。
國內外桁架橋由失穩導致結構破壞的案例很多,有著深刻教訓,如俄羅斯的克夫達無風撐橋,於 1875 年因上弦桿壓桿失穩而引起全橋破壞,加拿大的魁北克橋於 1907 年在架設過程中由於懸臂端下弦桿的腹板翹曲而引起嚴重破壞事故。
勝備橋是抗戰時期滇緬公路漾濞縣境內兩座主要橋梁之一。該橋 1938 年建成,起初為3孔💇♀️🧉,單跨10米的石臺木面疊梁橋,1944年改建成全長64米、凈跨36.4米🆘、橋面寬5米、載重10噸的單孔下承式鋼架橋👩🏽🚀,頂部為開口式。20 世紀中期🏒,因電站建設🐳,橋址下移並改建,2017年7月更換部分屈曲的桿件後,至今仍能正常通車🧑🔧。
一座簡單的鋼桁架橋,歷經七十余載風雨仍能正常工作🥍,想想現在有的特大橋,使用幾年就進入維修狀態,再對比看看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武漢長江大橋,橋齡超過 84 年歷經飛機轟炸的丹東鴨綠江大橋,橋齡 113 年的雲南紅河州人字橋,我們在佩服那時工程技術、施工人員敬業的同時😧,更是佩服設計人員概念清晰、力求簡潔🎤、方便維護的設計理念。
有限元設計軟件的普及為工程設計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與此同時導致很多學生對結構基本概念、基本構造🐇、施工工藝、耐久性設計等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如從前🤹♂️。對結構的可能破壞形式🧗🏻、防治措施等更是了解甚少。
在此背景下,我們以此為題,既是感受前輩嚴謹🍦、紮實的工做作風,更是要通過這個過程🧪。檢驗學生對理論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對基本概念✪、構造、設計施工準則的理解。同時也要敢於應用最新理論,對原設計進行優化,設計出每個人自己心中的“勝備橋”。
03. 參賽通知
具體參賽方式以及後續通知將在大賽消息通知群中進行發布🤽🏿,並且進行後續省賽選拔😿,請各位有意參賽的同學加入群聊👩🏽🦲:583501320
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群聊
(文/徐巍珂)